丹参作为临床常用中药,提取工艺研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丹参中以原儿茶醛为代表的丹酚酸是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其性质不稳定,易于氧化。如果用煎煮法提取,则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影响因素都要加以考虑。超速萃取仪则尤需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具有的快速、高效、节省能源和试剂、操作简便等优点。
原子荧光光谱仪在中国的发展较晚,20世纪70年代后才被杜文虎教授引进,并于1976年发表了中国第一篇有关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文章。1969年,澳大利亚学者Holak开创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HG-AAS)联用技术,他将碘化氢发生反应与AAS联用,测定了砷的含量。但是HG-AAS不适宜被推使用,原因在于它们在常规火焰中背景吸收和散粒效应的噪声较大,这使得仪器的信噪比变差。大部分的原子光谱仪...
查看全文原子荧光光谱分析(AFS)技术是光谱分析中的一个分支,发展于20世纪中后期1956年,Alkemade将原子荧光光谱法用于探究火焰的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随后,在第十次国际光谱学讨论会上才有学者建议将AFS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中,这一决定使AFS得到迅速发展,有关它的第一篇文章于1964年由美国的Winefordner和vcke发表。AFS是介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AES...
查看全文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己成为市场监测监管部门工作的首要任务。寻找高灵敏度,低检出限的检测方法已成为当今分析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原子荧光光谱仪在检测食品中一些元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原子荧光光谱仪在食品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分析工作者的青睐。食品检测是控制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主要是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及一些痕量元素是否超出安全标准...
查看全文近几年检验地沟油中的离子成分基本采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地沟油中的乙酸根离子或氯离子。但均未检测钠离子的含量。氯化钠在油脂中的溶解度远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水提取油样中的氯化钠,采用离子色谱仪测定提取液中钠离子、氯离子的含量,分析两者的比例,将其作为地沟油检测的一项指标。在使用食用油烹饪食物过程中一般要添加食盐和香料等...
查看全文1975年,美国Dow化学公司的HSmall等人首先提出离子色谱概念,并由Dionex(戴安)公司最早生产离子色谱仪并申请专利。到现在,离子色谱作为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被广泛用于食品、卫生、石油化工、水、土壤、空气等环境样品的分析。每年国内市场总需求约5000合台,总规模约30亿元左右。1983年我国第一台国产离子色谱仪研制成功,通过相关科研人员和企业的不断努力,我国的国产离子色谱仪行业从无到...
查看全文原子荧光光谱仪在我国无论在仪器的研发、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仪器。在我国广大分析工作者共同努力下,30多年来在各个领域中做了大量的分析方法研究工作,根据中国期刊网统计,我国已发表有关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的论文,1980~2011年间在国内期刊共发表了3511篇,按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列。特别是从2001~2011年,每年发表的论文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