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作为临床常用中药,提取工艺研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丹参中以原儿茶醛为代表的丹酚酸是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其性质不稳定,易于氧化。如果用煎煮法提取,则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影响因素都要加以考虑。超速萃取仪则尤需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具有的快速、高效、节省能源和试剂、操作简便等优点。
质谱仪器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技术)是发达国家的战略核心技术,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发展,涉及到计算机技术、测量科学与技术、信息学和人工智能、高端精密仪器制造等综合性科学与技术领域。显而易见,质谱仪器技术仅仅靠一、二个学科知识是难以掌握的,因此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有能力制造质谱仪器。中国的质谱研制分属于国家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以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国家基金委、...
查看全文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总体部署,完成2020年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生态环境部在2019年底印发了《关于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2020年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19〕939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2020年4月底以前完成2019年底前发证登记的33个行业清理整顿,2020年9月底前...
查看全文流式细胞仪在我国市场增长已经进入到稳步上升阶段。目前流式细胞仪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和临床领域。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以免疫、肿瘤、单细胞研究为主;在临床上,流式细胞仪主要应用于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绝对计数、HLA-B27的检测以及血液病/淋巴瘤的免疫分型。除了中心实验室及检验科以外,应用的临床科室主要集中在血液科、肿瘤科等。此外,疾控系统也将流式细胞仪应用于HIV监测。仪器信息网基于自身平台优势调研了20...
查看全文原子荧光的产生: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光源的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然后又跃迁返回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荧光即为原子荧光。原子荧光是光致发光,也是二次发光。利用这一物理现象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被称为原子荧光光谱分析。AFS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优点●某些元素的灵敏度与检出限优于AAS与AES●谱线简单,干扰少●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方法精确度类似于AAS,优于AES●...
查看全文原子荧光光谱仪在中国的发展较晚,20世纪70年代后才被杜文虎教授引进,并于1976年发表了中国第一篇有关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文章。1969年,澳大利亚学者Holak开创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HG-AAS)联用技术,他将碘化氢发生反应与AAS联用,测定了砷的含量。但是HG-AAS不适宜被推使用,原因在于它们在常规火焰中背景吸收和散粒效应的噪声较大,这使得仪器的信噪比变差。大部分的原子光谱仪...
查看全文原子荧光光谱分析(AFS)技术是光谱分析中的一个分支,发展于20世纪中后期1956年,Alkemade将原子荧光光谱法用于探究火焰的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随后,在第十次国际光谱学讨论会上才有学者建议将AFS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中,这一决定使AFS得到迅速发展,有关它的第一篇文章于1964年由美国的Winefordner和vcke发表。AFS是介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AES...
查看全文